我认真地在想,关在牢里的人,不一定比在外面的人坏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不知为什么,这种话题使大家闷闷不乐。人,是最怕认识自己的生物。我叹了口气,不再去想这些事。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我想,这只是文化层次的不同而产生的不能相通。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喜马拉雅高原上的产物,总透着那么一丝神秘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这样的无知只是地理环境的限制,还是人为的因素,我久久找不到答案。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我一面穿毛衣一面往罕地家走去,同时幻想着,我正跑进天方夜谭的美丽故事中去。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屠宰场长长方方的水泥房,在薄暗里,竟像是天空中一只巨手从云层里轻轻放在沙地上的一座大棺材,斜斜地投影在沙地上,恐怖得令人不敢正视。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有了人的地方,就有了说不出的生气和趣味。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真想又抓鱼又吃熊掌。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这一次直渡撒哈拉,我们双双坠入它的情网,再也离不开这片没有花朵的荒原了。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撒哈拉了,也只有对爱它的人,它才向你呈现它的美丽和温柔,将你的爱情,用它亘古不变的大地和天空,默默的回报着你,静静地承诺着对你得保证,但愿你的子子孙孙都诞生在它的怀抱里。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这是不同的,在文明的社会里,因为太复杂了,我不会觉得其他的人和事跟我有什么关系,但是在这片狂风终年吹拂着的贫瘠的土地上,不要说是人,能看见一根草,一滴晨曦下的露水,它们都会触动我的心灵,怎么可能在这样寂寞的天空下见到蹒跚独行的老人视若无睹呢?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三毛的妙语
简介: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详细
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谈心》、《送你一匹马》、《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