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度气温下的正午,只有烈日将一排排建筑短短的影子照射在空寂的街道上,整个的小镇好似死去了一般,时间在这里也凝固起来了。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分析起来,这种对于异族文化的热爱,就是因为我跟他们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以至于在心灵上产生了一种美丽和感动。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四周除了风声之外什么也听不见,死寂的大地像一个巨人一般躺在那里,它是狰狞而又凶恶的,我们在它静静展开的躯体上驶着。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人,多几种生活的经验总是可贵的事。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这时我好似一个破布娃娃,正在被一个看不见的恐怖的东西将我一片一片在撕碎。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沙本是最无依无著之物,安定流浪听凭风停风起。而沙漠收容他们。 它是诚实的,它不虚荣。它不用妳精緻,不用妳化妆,不用妳给予,衹要你心安。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一个被仇恨啃啮了十六年的人,却在最危急的时候,用自己的生命扑向死亡,去换取了这几个他一向视作仇人的撒哈拉威孩子的性命。为什么?再也没有想到他会是这样地死去。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狂渴和酷热就像疯狗一样咬着我不放。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我不怪这个人讨厌我,因为是我先讨厌他的。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无论是短短的几日,长长的一生,哭、笑、爱、恨,梦里梦外,颠颠倒倒,竟都有它消失的一日。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沙漠是这么的美丽,而这儿的生活却是要付出无比的毅力来使自己适应下去啊!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我不是妇女解放运动的支持者,但是我极不愿在婚后失去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自由自在化,所以我一再强调,婚后我还是“我行我素”,要不然不结婚。荷西当时对我说:“我就是要你‘你行你素’,失去了你的个性和作风,我何必娶你呢!”好,大丈夫的论调,我十分安慰。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三毛的妙语
简介: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详细
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谈心》、《送你一匹马》、《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