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他甚至心想,倘若一无所知该有多好!但他的基本想法和人生姿态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知都胜于无知。不管带来多么剧烈的痛苦,都必须知道那个。人只有通过知道才能坚强起来。 —— 村上春树《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不过他说的确实很对,这张唱片翻来覆去听了很久,百听不厌。所有的声音,所有的乐句都浸满了永不枯竭的营养。而作为年轻人的特权,我拼命吸取哪些营养,直至其充满每一个细胞。那段时间,上街走路也满脑袋都是蒙克的音像转来转去。我很想对一个人诉说蒙克音乐如何美妙,但无法找到贴切的语言。
当时我想,那也是孤独的一种无奈形式。不坏,寂寞,但是不坏。 —— 村上春树《爵士乐群英谱》
嫉妒心这东西,我觉得同现实性客观没有多大关系。就是说,因为条件得天独厚而不嫉妒谁、因为条件不好而嫉妒谁——事情不是这样的。那就像肿瘤一样,在我们不知晓的地方任意发生,并且没来由地、肆无忌惮地迅速扩展下去。即使知晓也无法阻止。幸福的人不生肿瘤、不幸的人易生肿瘤,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二者同一回事。 —— 村上春树《东京奇谭集》
短时间里我的人生风云突变。我好不容易才抓住了什么,没被甩离那里。我怕得很,怕得不得了。那种时候我没办法向别人做什么解释,觉得自己好像要从世界上滑落下去。所以我只是希望别人来理解,希望有人紧紧搂抱自己,不要什么道理什么解释,通通不要。可是没有一个人。 —— 村上春树《东京奇谭集》
你想回避这一事实,想把它塞进心底的小黑洞盖上盖子,尽量不去想难堪的事,不去看讨厌的事。在生活中把负面情绪扼杀掉,这种防御性姿态成了你这个人的一部分。是这样的吧?但这使得你无法无条件地真诚地由衷爱一个人 —— 村上春树《东京奇谭集》
简介:村上春树,以《挪威的森林》成为日本最畅销的作家。做为著名作家和学者闻名于世界文坛,村上的小说沿袭了日本文化与传统美学,村上春树的作品反映了多年来日本迅速发展的社会中成年人的压制和苦闷,遗憾与追悔,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日本现代小说家,生于京都伏见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亦擅长美国文学的翻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详细
村上春树的作品:《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爱吃沙拉的狮子》、《无比芜杂的心绪》、《村上收音机 3:喜欢吃沙拉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