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我曾经多次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文学里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让我们在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环境的作品里读到属于自己的感受。文学就是这样的美妙,某一个段落、某一个意象、某一个比喻和某一个对话等,都会激活阅读者被记忆封锁的某一段往事,然后将它永久保存到记忆的“文档”和“图片”里。同样的道理,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激活某个时期的某个经历,也会激活更多时期的更多经历。而且,一个阅读还可以激活更多的阅读,唤醒过去阅读里的种种体验,这时候阅读就会诞生另外一个世界,出现另外一条人生道路。这就是文学带给我们的想象力的长度。
	  就像日子在晨昏之间摇摆,我的一生也奔逝在旅游的冲动和家居的愿望之间。或许有一天我会达到一个境地,旅途与异乡已经长入我的灵魂,它们的图像已经深深印在我的心上,所以我就可以享卧游之乐而不必实地印证了。又或许我会臻于另一个境界,我心即我家,那么我也就再也不用理会花园、小红房子等等的勾引了,——家在我之中!
	  ”三行情书" 红螺寺的祈福短信:情起  铁观音的茶香浸透茶杯:情深  归期至,似箭弦,心如麻:情别
	  智士者,国之器。
	  将爱形容为美丽的,是不了解爱的人;将爱形容为丑陋的,是自以为了解爱的人。
	  执著纯属理想的和声概念,是一个饱经危机的时代的典型做法。中世纪初期就是这么一个时代。当时的人求庇于某种稳定、永恒的价值,对任何与肉体、感官、物质相连的事物,都持疑以对。中世纪人基于道德主义的原因,颇感于尘世之美何其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