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第二次也打开门,这次我决心了!偷就偷,虽然是几个「列巴圈」,我也偷,为著我「饿」,为著他「饿」。 第二次失败,那么不去做第三次了。下了最后的决心,爬上床,关了灯,推一推郎华,他没有醒,我怕他醒。在「偷」这一刻,郎华也是我的敌人;假若我有母亲,母亲也是敌人。
  • 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失意时你会需要他们
  • 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
  • 我曾经多次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文学里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让我们在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环境的作品里读到属于自己的感受。文学就是这样的美妙,某一个段落、某一个意象、某一个比喻和某一个对话等,都会激活阅读者被记忆封锁的某一段往事,然后将它永久保存到记忆的“文档”和“图片”里。同样的道理,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激活某个时期的某个经历,也会激活更多时期的更多经历。而且,一个阅读还可以激活更多的阅读,唤醒过去阅读里的种种体验,这时候阅读就会诞生另外一个世界,出现另外一条人生道路。这就是文学带给我们的想象力的长度。
  • 那你离开吧,现在你离开我就是为我好。
  • 所谓“免疫”,其实原理极其简单——中过毒,幸未死,从此心有无私天地宽。
  • 以后,她试图忘掉他但没有恨过他,恨不起来,回忆象老电影里的一个长镜头,镜头越拉越长,他孤单的身影越来越远。

    吕挽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吕挽的妙语

    简介:吕挽,原名徐明,祖籍江苏南通,大学中文系毕业。著有小说《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对广大的读者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也许,曾有人被这个伤感的书名所吸引,被小说中流溢出的隐逸的哀伤所吸引,甚至被之后拍成的电视剧里男女主人公美好的容貌所吸引……那样两个年轻人,一个是纯情美丽的女大学生,一个是风流倜傥的年轻记者,他们从一见钟情,到倾心相爱,从日日厮守,到依依惜别,从天各一方,到...详细

    吕挽的作品:《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