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如果没有你,今天的快乐不过是昨天的头皮屑。
  • 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当地简称「杭高」,校风严正克实,师资都是大学教授水准,校舍是科举时代的「贡院」,昔者试士之所以曰贡院,府州县学生员之学行俱优者,有副贡拔贡优贡岁贡等名,经贡院试乃升入太学。而我在这里任教,纯为生计所迫,不意莘莘学子间,颇有矢志追随者,我想,艺术的道路需要有同行的伙伴,与其敳等「朋友」的出现,不如亲手来制造「朋友」。
  •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 太阳突然从云层里钻出来,撒到地面上,我突然看清了所有人的脸,我看见无数个你我,叫着喊着笑着挤进车厢,一辆接着一辆,我在想,车厢里挤进多少人,就塞进了多少个梦想,我们不知道他们的结局,我只知道,在这个时代,在广州。你我和他们一起呼啸而过,我站在那儿动不了,又是开心又是难过,有那么一时半会儿,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幻觉,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大人物。
  • 我知道离日出的时间还很遥远,但这世间总有一次日出是为我而跃升的吧,为了不愿错过,这雪夜再怎么冷,我也必须现在就起程。
  • 是营养不良和生理饥饿毁掉了他的人性,而不是天性里的邪恶。
  • 我想到解放前夕,许多人惶惶然往国外跑,我们俩为什么有好几条路都不肯走呢?思想进步吗?觉悟高吗?默存常引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也就是“咱们”或“我们”。尽管亿万“咱们”或“我们”中人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甩不开的自己的一部分。

    杨绛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杨绛的妙语

    简介:杨绛,(1911年7月17日-),原名杨季康,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荫杭之女,钱钟书之妻,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详细

    杨绛的作品:《隐身衣》《走到人生边上》《洗澡》《杂忆与杂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