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人 的肉体和精神是可以分开的,你即便在精神上很爱一个人,肉体却不会忠于他。肉体是很无耻很无耻的贪婪,在贪婪的肉体面前,精神会显得很渺小。我始终认为, 钱只是一种途径,却不能作为最终目标,做清官容易,不过博得死后的好名声。而做好官难,因为你的职责,不是为了博个后世好听的名声,而是要切切实实做点事 情。独善其身,听起来很高尚,其实很愚拙,一个不懂得变通的人,一个不懂得迎合低级趣味的人,是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如果世人皆醉我独醒,那么疯的是 自己。现在的社会,你不认识人,没有后台,就只有被欺负的份啊!
  •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 封存了20年的心,像一坛浓酒,就要打开,急于和人一饮而尽,醉己醉人。那般舍身投入,以后竟然在再没有过。 也许也是因为,那时的我除了感情之外一无所有,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倾言倾其所有,何等容易。
  • 她也在困惑着,为什么两人只要一面对面,那久违了的自卑、怯懦、惶然就全部又回到了她的身上,还有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紧张,仿佛真有他说的“做贼心虚”的感觉。"
  • 晋王“其他人的看法,我并不在乎。可是逝者英灵在上,我不想让他们也以为我萧景琰最终低了头” 梅长苏“既然是英灵,当知你心”
  • 我们心的容积,其实有限。
  • 从多情转向无情就这样转了……以单个的人来看,没有人从无情者变为多情者的,果子一烂,就此烂下去。

    木心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木心的妙语

    简介:木心 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陈丹青的导师。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曾出版多部著作。 1927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生,浙江乌镇东栅人,据称,木心与作家茅盾(沈雁冰)两家有较远的姻亲关系。木心先生的大甥婿郑儒针是香港银行前行长——郑铁如先生的长子,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谢仁冰先生的...详细

    木心的作品:《木心谈木心》《木心作品八种》《西班牙三棵树》《巴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