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死亡,真是个宏大又神秘的话题,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都见过,每个人都熟悉,但每个人都不了解。能够真正去了解的机会只有一次,亲身体验的机会只有一次,但这样的体验过后,便永远无法折回。留给活着的人的,还是神秘和未知。 活着的人活着,像永远也不会死去一样;而死去的人死了,像永远没有活过一样。生和死,是永远无法沟通的两个世界,永远无法沟通。所以,由生到死的这个过程,才显得那么的意义重大。
  • 由于欲望而产生的过错比由于愤怒而产生的过错更为可厌。因为激于愤怒的人之违反理性,好像是很苦痛的,不自觉地良心不安;但是由欲望而犯过错的人,被快感所挟持,好像是在做错事之际有一点较为放纵、较为缺乏男子气的样子。
  • 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
  • 金钱控制法律,控制政治,控制风俗,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管什么义与不义,只要能够达到尘世的天堂,享尽繁华之福,化心肝为铁石,胼手胝足地去争取暂时的财富,这是今日最普遍的到处都揭橥着思想,甚至法律上也这样写着。
  • 这世道一向是讲理的怕不讲理的,不讲理的怕不要命的。 做什么都得抢在别人前头,学不来宋运辉这样精灵的孙悟空,那就学猪八戒,吃饭拉屎都得抢前头。抢在前面,机会才多,跟人后面永远吃不到肉。
  • The basis of shame is not some personal mistake of ours, but... that this humiliation is seen by everyone. 羞耻的本质并不是我们个人的错误,而是被他人看见的耻辱。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孔子

    年代:先秦

    国籍:中国

    发布孔子的妙语

    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详细

    孔子的作品:《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