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我很累却不知道哪里累,我很烦却不知道烦什么,我很想说却张口无言。
  • 爱一个人而那个人不爱你是很让人难受的事;但更痛苦的是,爱一个人,却永远没勇气告诉他。
  • 伤口是别人给予的耻辱,自己坚持得幻觉 最惨痛的伤口总是难以拿来示人 只能找个角落躲起来
  • 每个人都应追问生命的意义;并且,每个人只有通过承担他自己的生活才能向生命做出回答;他只有通过成为负责任的人才能对生活做出反应。
  • 言论自由的关键是什么呢?我想,关键就在于它的“内容中性”原则,就是要把“真理”二字坚决地摈弃在言论自由的大门之外。只要让“真理”二字一不小心从门缝里溜进来,言论自由就完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呼吁和宣扬言论自由的人们是很容易上“真理”的当的。他们或是明确认为,或是在潜意识中,总是觉得言论自由是走向“真理”的一条“阳光大道”,觉得言论自由只是让真理“越辩越明”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概念的指导下,一旦走到自己感觉已经“真理到手”的这一步,言论自由被抛弃就成了十分顺理成章的事儿。
  •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是孩子。 可能这不是问题的关键。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节目,一个胖头胖脑的小女孩表演中国的传统戏曲,成人的腔调,成人的眼神,成人的步迈,脸上完全是中年妇女的表情。我注视良久,有一阵说不出的恶心,可台下的观众连连叫好,“坐在电视机前欢度春节的观众朋友们”想必也在称赞:这孩子长大一定有出息。
  • 贝多芬的童年尽管如是悲惨,他对这个时代和消磨这时代的地方,永远保持着一种温柔而凄凉的回忆。

    罗曼·罗兰

    国籍:英国

    发布罗曼·罗兰的妙语

    简介:罗曼·罗兰( 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 --- 1944年12月30日 ),法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传记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作为作家,他创作了《约翰·克里斯多夫》《母与子》(又名《欣悦的灵魂》)等作品,并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坚持自由真理正义,为人类的权利和反法西斯斗争奔走不息,被称为“欧洲的良心”。 这位近、现代传记文学大师的《名人传...详细

    罗曼·罗兰的作品:《米开朗琪罗传》《莫斯科日记》《托尔斯泰传》《贝多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