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为什么要反对调和呢?因为评判的态度只认得一个是与不是,一个好与不好,一个适与不适,不认得什么古今中外的调和。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至多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用不著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就一步都不走了。所以革新家的责任只是认定“是”的一个方向走去,滴回头讲调和。社会上自然有无数懒人丑夫出来调和。
  •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最无可奈何的,一样是飞花雨,一样是往事。
  • 七月来了,七月去了…… 七月遗下我们 八月来了 八月临去的时候 却接走那卖花的老头儿…… 于是,小教堂的钟 安祥的响起 穿白衣归家的牧师 安祥地擦着汗 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 安祥地等着…… 终有一次钟声里 总一个月份 也把我们静静地接了去……
  • 日光倾城而下,时光摆上的印记在身后层层腐朽 流年,在等谁的相濡以沫…… 悠长岁月平静,无事亦是蹉跎…… 朝花夕拾,捡的尽是枯萎…… 有时,我真的会愿意去相信一些讲述时光倒流的电影,可幻想终归幻想,现实是如此无奈。 曾经以为无法磨灭的记忆,现在却早已被遗忘。 多年以后,我们会忘记二次元吗?
  • 花海飘香,桃花林旁的五色瑶池水静静荡漾,万年不改。清风掀起层层粉浪,落英缤纷,飘花如雨。   花千骨身子轻轻晃了晃,那如月光清辉一般皎洁又幽静的光芒,仿佛从亘古一直穿越射破到她面前,明亮闪烁的让她几乎睁不开眼睛。   白子画,从天的那一端缓缓向她走来,花开如海,风过如浪,衣袂翩然,掩尽日月之光。   淡淡的银色光晕笼罩周身,素白的袍子襟摆上绣着银色的流动的花纹,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肩头飘落了一两片粉色的桃花瓣,无暇的几近透明的宫羽在腰间随风飞舞,更显其飘逸出尘。剑上华丽的白色流苏直垂下地,随着步伐似水般摇曳流动,在空中似乎也击起了细小的波荡。长及膝的漆黑云发华丽而隆重的倾泻了他一身。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余华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余华的妙语

    简介:余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他是目前在国际文坛声望最高的中国作家之一,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 ...详细

    余华的作品:《世事如烟》《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