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好容易剖开了(俄国黑面包),里面有一根五六寸长的淡黄色直头发,显然是一名青壮年斯拉夫男子手制,验明正身无误,不过已经橘逾淮而为枳了。
  • 公屋小得不宜人住,是的,是适合英雄的家人住的。两名殉职的消防员,遗体葬于浩园,遗孀则由公务员宿舍迁出,得福利部恩恤,可以入住公屋。社会本来就没有绝对公平,自愿脱下自己的口罩给市民,那不是意外牺牲,是明知故犯的舍身成仁,这种人类最崇高的精神,当然不会跟物质生活水平挂钩,但应了北岛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是先知还是罪犯——这些其实和他无关,毫不重要。他的职责指使找到自己的命运 — 而不是他人的命运 — 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 好学深思,心知其义。
  • 理想是什么?它不是口上说的计划,也不是敷衍的借口,它是自己的心,理想的最终汇集地,是幸福,为了自己有了理想,为了恋人有了理想,为了家人有了理想,有了理想才有梦,梦想与理想,一字之差千里之遥。
  • 苦难有多深,人类的荣耀就有多高远。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

    年代:宋朝

    国籍:中国

    发布辛弃疾的妙语

    简介: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期,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就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后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现存词600多首,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详细

    收录该句的妙语集
  • 宋词三百首(收录293个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