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人人都要尽量不像自己,人人都挑个楷模来仿效,甚至并不选择,而是接受现成的楷模。然而我认为,人的身上还另有可观之处,他们却不敢,不敢翻过页面。模仿我称作畏惧:怕自己孤立,根本找不到自我。我十分憎恶这种精神上的广场恐怖症:这是最大的怯懦。
  • 去爱一个喜欢你的人,没什么了不起。 去爱一个爱你的人,你什么分数也得不到。 去爱一个你不喜欢的人,你一定会在生命中学到一些东西。 去爱一个无缘无故责备你的人,你就学到了生命的艺术。
  • 你得相信,上帝给我们安排的每一次挣扎都是有目的的,跟死神亲密接触的机会都没有过,那才叫白活了呢。
  • 问:老婆买了东西,男人是否应该问问价格? 蒋琮:如果老婆不提你就坚决不问,肯定买贵了。如果老婆各种直接间接暗示你去问价钱,将你心理价位乘以2-5倍说出来,然后故作惊讶,啊,这么便宜?!然后各种夸奖,你真节约啊,会砍价啊,会过日子啊,如果你足够贱,直接参见“紧紧抱住体”。
  • 基督教语里说“施比受有福”。除了宗教意义上的慈悲,她想,兴许还因为“施”与“受”之间的不对等。“施”是游刃有余的,“受”却往往无法选择。他说可怜她,不管是不是真心,这话她不是第一次听见。她并不超脱,但如果必须接受别人的施舍,她不愿意那个人是程铮,她宁愿在一个陌生人那里谦恭地接受好意,但是不可以在他面前展露出她的卑怯,一如她藏起了自己那双斑驳的手。为什么要这样,她不愿去想,只是心里有个声音在告诉她,那样不可以。
  • 对社会只有奉献而不要求,不要求它变得更合理更进步,那是愚忠。不问收获,是不对的。反之,对社会只有要求而不奉献,那是狂妄与自私。
  • 我渴望自己具有超越那极限的视力,以便使我的目光抵达繁华的世界,抵达那些我曾有所闻,却从未目睹过的生机勃勃的城镇和地区。

    夏洛蒂·勃朗特

    国籍:英国

    发布夏洛蒂·勃朗特的妙语

    简介: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在那里,她的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最终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夏洛蒂·勃朗特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详细

    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