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我常常看见他窝在书店角落安静地看书, 完全不理会周遭的世界。
  • 这个无比丰富,灵活而勇敢的灵魂,这位人类灵魂的目睹者和阅读者,他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远远遥想到、梦幻到数百年后德意志思想文化的理想所在,是的,他把人类根据科学思想和精神以历获得的理想,从整个形式和内容角度进行了极其强有力的综合,惟有歌德才可与之相比拟。我们在他那里听到了早已成为神话的德意志思想精神的声音,这种虔诚性,如今已被许多人所否定,因为它从表面看来已不再统治德国人的生活。在这位几乎纯粹属于灵性的人的艺术创作里,在他的充满魅力的语言中,具有一种独特的感性美和圆满,人们惟有在这位罕见的早逝者身上才找得到这种精神和肉体的和谐音。
  • 当我不知道怎样比较甲与乙谁更痴的时候,忽然想起,如果那不是猫,而是人,就觉得没有比较的必要。一种是以身试爱以牺牲为享受,一种是暗恋到一个程度,未曾真个已销魂,甚至因舍不得面对而却步。都是痴,一个典型,一个非典。
  • 但是做完全没兴趣的工作也没关系吗? 这种能预想到未来的生活, 你不觉得无聊吗?
  • 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后来才发现,原来喜欢一个人,是不知不觉,感谢那辆车,搭住她肩的那一刻,我第一次发现,心,可以跳得那么快。
  • 是营养不良和生理饥饿毁掉了他的人性,而不是天性里的邪恶。

    乔治·奥威尔

    国籍:英国

    发布乔治·奥威尔的妙语

    简介:乔治·奥威尔,英国记者、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1903年生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尖锐的冲突。与绝大多数英国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倾向悲惨的印度人民一边。少年时代,奥威尔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公学。后来被派到缅甸任警察,他却站在了苦役犯的一边。20世纪30年代,他参加西班牙内战,因属托洛茨基派系(第四国际)而遭排挤,回国后却又因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他在英国广...详细

    乔治·奥威尔的作品:《我为什么要写作》《英国式谋杀的衰落》《上来透口气》《政治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