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觉到进步。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他人。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自我完善。我们推动他人心智的成熟,自己的心智也不会停滞不前。我们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我们终归会意识到,爱自己与爱他人,其实是并行不悖的两条轨迹,二者之间越来越近,其界限最后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泯灭。
  • 在信息社会中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以后人工智能学习数据分析的发展,也许能取代教师个性化指导的作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者作为复杂模式的判断者和人际连接者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 你爱过的那些人,在起初貌似完美无缺。当他们逐渐四分五裂变成一堆碎片,你是否仍能用掌心托起和保存。你爱的是他人的属性,还是他们的面具和形式。
  • 成年人每痛失的悲伤,或是同龄人惋惜的抽噎,这些夏圣轩都不陌生且感同身受。可只是有一类,是他绝对不想揣测的。 巨大的,巨大的,不能用“失落”来形容。 小孩子会怎么去理解悲哀。等她明白那个牵住自己的手已经不在了的时候。
  • 一旦一个人只依靠自己孤独地生活,那么这种习惯于懒散的公共生活将失去任何支撑,如果微不足道然而必不可少的感觉没有了熟悉的养料,所有感官将会起来造反,而独处将会骤然变成神经质的自我敌视,会没完没了地感觉时间压在自己的身上,没有了自己习惯的使命,流淌的时间也失去了任何意义。
  • Not to mention imaginary.想象力更是不言而喻。
  • 爱是一种牵系,约定。一生,我们能遇见多少人,又与其中的几个有约,这约又是否饱满崭新如花苞,一定会安稳的呆在枝头等到盛放的那天?

    安意如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安意如的妙语

    简介:安意如,原名张莉,女,80后自由写作者,1984年6月20日出生于安徽宣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2005年9月,出版传记文学《看张·爱玲画语》。2006年8月,出版文学随笔《人生若只如初见》和《当时只道是寻常》。2006年10月,出版文学随笔《思无邪——诗三百》。喜欢旅行,变换不同的城市居住。 2003年 以“如冰恋枫”为名混迹于金庸客栈。 2004年 应书商之约写第一部长篇小说《要定你,言承旭》...详细

    安意如的作品:《再见故宫》《聊将锦瑟记流年》《惜春纪》《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