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使命在表现人生与自然,愈客观,则愈逼真。把作者自己的主义加人以渲染一切,总不免流于浅狭

—— 朱光潜大美人生

小瓶盖 发布于: 2016-03-19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在现代观看方式中,现实首先是外表——而外表总是在变化。照片记录外表。摄影的记录是记录变化、记录被摧毁的过去。作为现代人,我们都明白所有身份都是建构。唯一无可辩驳的现实——以及我们寻找身份的最佳线索——是人们外表如何。
  • 有一瞬间,韵锦也在心中想起过程铮,他这样矜贵又清高的男孩,在他的天地里,错过了一个略有好感的女生,也许已经是有生以来最大的挫折。夏虫不可以语冰,他永远没法了解我所在的那个世界。
  • 人若看清和明白自己的处境,就只能承担它。即使心里有一种畏惧,对着萧瑟落寞的,对黑暗与幽闭的畏惧,也要承担着它。回到自己的使命之中。有骨骼的哀伤,那等同于一种自我克制。 我们无法判断猜测时间的广度和深度。分离的人,再不见面的人,对各自来说,就如同在这个世间已经消亡一样。音信全无。这是一种处境。
  • 我在想,如果死的是我,如果下一刻我死了,这辈子我都伤害过谁,辜负过谁,还有什么事情没做,有什么心愿没了。
  •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 如果它是合理的,就变成金色的风帆,成为理智的一部分 如果它是晦暗的荆棘,就用成年人有力的双手把它粉碎
  • 朱光潜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朱光潜的妙语

    简介: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1897年9月19日生。支持马克思主义,少时课读于孔城高小,考入桐城中学,毕业后任教于北乡大关小学。青年时期在桐...详细

    朱光潜的作品:《温和的修养》《无言之美》《谈修养》《与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