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命中,无论平时情况怎么样,有时会出现那么点像幸福、满足的东西。是的,它不会长久停留,这或许更好。在那一刻间,感觉是多么美妙,安居的感觉,拥有家园的感觉,与花草树木土地泉水为伴的感觉,为一小块地、为五十棵树、为几畦花、为无花果树和桃树负责任的感觉。

—— 赫尔曼·黑塞温泉疗养客

花姑娘 发布于: 2016-11-09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古埃及负责书写这类神圣文字的书家,还会因为整体美学的配置平衡考量,不惜破坏正常文法,略去某个字母,垫进无意义不发音的符号——文字在这里是极品,牺牲正是祭品的别名,没什么好说的。
  • 固执地相信肤浅的表象,遇到任何事情都只用一种逻辑,或者,以为大家都这样说,就一定有道理。以上种种,都是使人言语乏味的根本原因。言语中充斥着未经思虑的见解,就好像餐盘中盛着还没退冰的冷冻肉块或冷冻水饺,就端上桌待客了。
  • 全都是朝生暮死的,记忆者与被记忆者都一样。
  • 不是因为幸福才微笑,而是因为笑了才幸福。不管别人怎么对你,那都是别人的事,人最大的敌人始终都是自己,不存在谁对不起你,谁欠你,走出阴影就是人生赢家,走不出就是神经病,都怪你自己。
  • “你只能了解你驯养的东西。”狐狸说,“人类不再有时间去了解事情了,他们总是到商店里买现在的东西。但是,却没有一家商店贩卖友谊,所以人类没有真正的朋友,如果你不需要一个朋友,就驯养我吧!”
  • 虽然一件事件本身,恰恰意味着有什么值得拍摄,但最终还是意识形态(在最宽泛的意义上)在决定是什么构成一次事件。在事件本身被命名和被界定之前,不可能有事件的证据,不管是照片还是别的什么的证据。照片证据绝不能构成——更准确地说,鉴定——事件;摄影的贡献永远是在事件被命名之后。
  • 赫尔曼·黑塞

    国籍:德国

    发布赫尔曼·黑塞的妙语

    简介: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行》、《玻璃球游戏》等。 黑塞被雨果·巴尔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详细

    赫尔曼·黑塞的作品:《园圃之乐》《黑塞诗选》《生命之歌》《彼得·卡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