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无比丰富,灵活而勇敢的灵魂,这位人类灵魂的目睹者和阅读者,他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远远遥想到、梦幻到数百年后德意志思想文化的理想所在,是的,他把人类根据科学思想和精神以历获得的理想,从整个形式和内容角度进行了极其强有力的综合,惟有歌德才可与之相比拟。我们在他那里听到了早已成为神话的德意志思想精神的声音,这种虔诚性,如今已被许多人所否定,因为它从表面看来已不再统治德国人的生活。在这位几乎纯粹属于灵性的人的艺术创作里,在他的充满魅力的语言中,具有一种独特的感性美和圆满,人们惟有在这位罕见的早逝者身上才找得到这种精神和肉体的和谐音。

—— 赫尔曼·黑塞黑塞散文选

花姑娘 发布于: 2016-11-09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远处蔚蓝天空下 涌动着金色的麦浪 就在那里曾是你和我
  • 我愿意相信点亮夜空的每一抹小小的烟花都未曾熄灭,它们最终升上天空,化做今夜的星辰。只是那些放烟花的人,早已散落于茫茫人海,不知去向何方。
  • 烂熟的春光,带着了沉酣的和热,流露在钱塘江的绿波影里,江上两岸的杂树枝头,树下的泥沙地面,都罩着一层嫩绿的绒衣,有一种清新的香味蒸吐出来。四月初的午后的阳光,同疾风雷雨一般,洒遍在钱塘江岸村落的空中。澄明的空气里波动着的远远的蜂声,绝似诱人入睡的慈母的歌唱,这正是村人野老欲伸腰偷懒的时候,这也是青年男女为情舍命的时候。
  • 人是懂得回忆的动物,寂寞是因为失去。只是,很多事,当时只道是寻常
  • 你的美意是多重的,我的信念只一重,邮程再长,也会到达。
  • 这种心理分析起来,很有些近代心理学家所说的“卑鄙意识”在内。人人都想抬高自己的身份,觉得社会卑鄙,不屑为伍,所以跳出来站在一边,表示自己不写人同。现在许多人鄙视群众与政治活动,骨子里都有“卑鄙意识”在作祟。据近代社会心理学家说,群众的活动多于模仿。一种情绪或思想能为一般人所接受的必须很简单平凡,否则曲高和寡。所以群众所表现的智慧与德操大半很低,易于成群的人也必须易于接受很低的智慧与德操。我们中华民族似比较富于独立性,不肯轻易随人而好立异为高。宗教情操单薄由此,群不易组织也由此。
  • 赫尔曼·黑塞

    国籍:德国

    发布赫尔曼·黑塞的妙语

    简介: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行》、《玻璃球游戏》等。 黑塞被雨果·巴尔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详细

    赫尔曼·黑塞的作品:《园圃之乐》《黑塞诗选》《生命之歌》《彼得·卡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