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个性并非如我们乐于想象的那般密不透风,我们自以为只归我们独有的很多东西其实根本没那么私密... 而是说它们其实都是人类所共有的东西。我们在发现自己并非如此孤立的同时也要付点代价:我们也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般与众不同。

—— 阿兰·德波顿无聊的魅力

快乐天使 发布于: 2015-12-22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对父亲而言,在一起生活这点上,我是一个与家缘浅的孩子,然而父亲对我和其他三个一直待在他身边的孩子毫无差别。不管任何场合他都力求公平,而且他并不是勉强自己这么做。孩子离得远所以没什么感情、住在一起因此特别疼爱之类的分别心,在他身上是看不到的。对自己的小孩和亲戚的小孩也是这样。他的不偏心、没有大小眼超乎想象,说得极端点,自己的儿子、女儿也好,认识不久毫无血缘关系的小孩也好,他都—视同仁。在儿女眼中,这样的父亲多么冷淡,但在旁人看来,却是一种温暖。
  • 世界很美,而你正好有空。
  • 理想从来没有高纯度的范本。它只是一种完美的假定——有点像数学中的虚数,比如 。这个数没有实际的外物可以对应,而且完全违反常理,但它常常成为运算长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和重要引导。它的出现,是心智对物界和实证的超越,是数学之镜中一次美丽的日出。
  • 问:不会告诉你我在毛概考试,不过还是时不时的进淘宝看看你的问答。龙,记得销量破五十万或者破百万时,说下让我们高兴高兴??另外,勿忘初心。 另外,万能的网友,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谁会啊? 答:感谢。好的。另外,万能的网友能不能帮帮他?
  • 人当有念意,每食知自少,从是痛用薄,节消而保寿。
  • 随着时光流逝,我慢慢地明白了,只有存在的东西才会消失,不管是城市,爱情,还是父母。
  • 阿兰·德波顿

    国籍:英国

    发布阿兰·德波顿的妙语

    简介: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爱上浪漫》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哲学的慰藉》等。他通晓英、法、德、西班牙数种语言,深得欧洲人文传统之精髓他喜欢普鲁斯特、蒙田、苏格拉底,同样喜欢旅游、购物和谈情说爱。他左手小说,右手散文,在文学、艺术、哲学、评论中自由进退、恣意穿插他的小说思想丰瞻、才情纵横;他的散文和评...详细

    阿兰·德波顿的作品:《新闻的骚动》《机场里的小旅行》《工作颂歌》《幸福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