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我们的社会有一小撮人,不明真相的群众和又一小撮人组成。当其中的一小撮和另外一小撮发生分歧的时候,反动就产生了,而保护不明真相的群众是最好的掩体。他们永远是不明真相的,他们就像未成年的少女一样,是人们争相要上的对象。
  •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有时候看书,模模糊糊,遇见你也有过的想法,或者人影幢幢,遇见一个来自远方的形象,就好像你最入微细腻的感情陈列出来一样。
  • 至于我是何以抛弃原来世界而不得不来到这世界尽头的,我却无论如何也无从记起,记不起其过程、意义和目的。是某种东西、某种力量——是某种岂有此理的强大力量将我送到这里来的!因而我才失去身影和记忆,并正将失去心。
  • 因为梦想,所以精彩。因为充实,所以快乐。因为关怀,所以温暖。因为思念,所以甜蜜。因为信赖,所以踏实。因为有你,不再孤单。新年快乐!
  • Always try to keep a patch of sky above your life. 永远努力在你的生活之上保留一片天空。
  • 他的目光落到了他面前书桌上的那只蓝花瓶上。花瓶是空的,多年来在他过生日的时候第一次是空的。他全身觳觫一怔:他觉得,仿佛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打开了,股股穿堂冷风从另一世界嗖嗖吹进他安静的屋子。他感觉到一次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一时间他的心里百感交集,他思念起那个看不见的女人,没有实体,充满激情,犹如远方的音乐。
  • 为什么要反对调和呢?因为评判的态度只认得一个是与不是,一个好与不好,一个适与不适,不认得什么古今中外的调和。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至多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用不著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就一步都不走了。所以革新家的责任只是认定“是”的一个方向走去,滴回头讲调和。社会上自然有无数懒人丑夫出来调和。

    胡适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胡适的妙语

    简介:胡适(1891—1962),汉族,徽州绩溪人。原名嗣穈,昵称穈儿,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1919年被选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委员,同年接办《每...详细

    胡适的作品:《人生有何意义》《四十自述》《我们能做什么》《中国哲学史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