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在美国多如牛毛的法律之下,我们发现,当中国人常常以“好”,“不好”,“坏”这样的字眼去作道德评判的事情,在这里往往是通过立法尽量把它归入法律的范畴,并且使之深入人心。所以,刚来的时候,和美国人聊天,立即发现我们和他们之间有一个很大差别,就是我们在评论一件事情“好”和“不好”的时候,他们经常只是简单地说:“这是合法的”以及“这是非法的”。
  • 作家要成为“大师”的途径有两种,一是老而不死,撑到别人都死了,非我莫属…… 另一个途径就是相反:早死,最好是非正常死亡。 ——作家陈希我在纪念王小波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 文学的一个任务,是对各种占支配地位的虔诚提出质疑、作出抗辩。哪怕当艺术不是对抗的时候,各种艺术也会受引力作用而朝着对抗的方向运动。文学是对话,是回应。文学也许可被描述为人类随着各种文化的演变和彼此互动而对活生生的事物和行将消亡的事物作出回应的历史。
  • 人是一种尝试和过渡,他不过是自然和精神之间那座狭窄而危险的桥。最内在的使命推动他往精神,往神那去——最内在的渴求却将他拉回到自然,拉回到母源:他的生活便在这两种之间摇摆,怀着畏惧,瑟瑟发抖。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多少人因为寂寞而错爱一人 ,又有多少人因为错爱一人而寂寞一生?
  • 如果一定要为世上各种不如意事牵系,打着鼻鼾流泪自然比张开眼想念好,起码赢得饱满的脸孔应付正常工作,方可以专心忧愁。

    林夕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林夕的妙语

    简介:林夕(1961年12月7日-),原名梁伟文,祖籍广东东莞。80年代中期晋身香港乐坛的专业填词人,1984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修翻译。曾任大学助教、报刊编辑、亚洲电视节目创作主任、音乐工厂总经理及商业电台广告部创作总监,现为商业电台制作创作总监,并从事于歌词创作。 林夕中学毕业于陈瑞祺(喇沙)书院,会考文科9科成绩2A5B2C,预科毕业于喇沙书院。1984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现...详细

    林夕的作品:《都什么时候了》《十方一念》《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我所爱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