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要进入另一个人的孤独,我意识到,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逐渐认识另一个人,即使是很少的程度,也只能到他愿意被了解的程度为止。那个人会说:我觉得冷。或者他什么都不说,我们会看见他颤抖。不管哪种方式,我们会知道他觉得冷。但假如这个人什么都不说也不颤抖呢?当一切都无迹可循,当一切都与世隔绝,全无踪影的时候,人们能做的就只有观察了。但人们能否从观察到的东西里找出意义,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 这世上没有完全的对与错,有事你认为是对的事,在对方眼里可能就是错的。所以我想说的是,当你做一件事时觉得快乐,不会后悔,那么就去做。但是也有可能,你做完之后不一定开心,但结果是好的,那也不能因自己不情愿而逃避。
  •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暮沙衰草。星斗横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 长记小妆才了,一杯未尽,离怀多少。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 即使是小草也要活得有希望。
  • 如果爱情这样忧伤 为何不让我分享 日夜都问你也不回答 怎么你会变这样
  • 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 每一张面孔,既是一个谜语,又代表一种身份。

    安娜·昆德兰

    国籍:美国

    发布安娜·昆德兰的妙语

    简介:安娜·昆德兰(Anna Quindlen) 美国著名作家,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父亲是爱尔兰人,母亲则是意大利人。历史上第三个为纽约时报撰写社论对页专栏的女性。普利策评论奖得主。 18岁,她以抄写员的身份加入《纽约邮报》,从此开始了在新闻行业的职业生涯 19岁,母亲因为卵巢癌而去世,因此涉及到个人的写作时,大多聚焦于她死去的母亲 1977年,昆德兰作为普通助理记者加入《纽约时报》。 1...详细

    安娜·昆德兰的作品:《不曾走过,怎会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