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 我曾经多次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文学里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让我们在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环境的作品里读到属于自己的感受。文学就是这样的美妙,某一个段落、某一个意象、某一个比喻和某一个对话等,都会激活阅读者被记忆封锁的某一段往事,然后将它永久保存到记忆的“文档”和“图片”里。同样的道理,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激活某个时期的某个经历,也会激活更多时期的更多经历。而且,一个阅读还可以激活更多的阅读,唤醒过去阅读里的种种体验,这时候阅读就会诞生另外一个世界,出现另外一条人生道路。这就是文学带给我们的想象力的长度。
  • 最恐怖的莫过于那个懂你的人在某一刻突然离开了你,整个生命就像不能承受般坍塌,你遥遥无期的盼望,却换来和陌生人一般的回答,伤心之处莫过于此。
  •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拥有热情,人生才有无限可能。
  • 猪八戒拱帘子:嘴先进
  • 牺牲并不意味着拒绝毫无价值的东西,而是指对于珍贵的舍弃,“牺牲”并不意味着为了善而回绝罪恶,而是因为罪恶而拒绝善。“牺牲”就是为了你并不在乎的东西而放弃你所看重的。你用一分钱换回一元钱不叫牺牲;用一元换回一分才是牺牲。如果你经过常年的奋斗获得了自己希望的事业上的成功,那不是牺牲;假如你因为对手而去否认这种成功,就是在牺牲。你把自己的一瓶牛奶给了自己饥饿中的孩子,那不是牺牲
  • 有道虽死,神归福堂;

    为恶既死,神当其殃。

    牟子

    年代:汉朝

    国籍:中国

    发布牟子的妙语

    简介:牟子(170年~?),名融,字子博。苍梧郡广信人。东汉末年佛学家。苍梧隐士,自幼博览群书,博学多才。他精通诸子百家,成为广西最早研究佛学的人,极力推崇老子的『绝圣弃智,修身保真』的学说。三国初,著有《理惑论》(37篇),糅合儒、道各家学说,是中国第一部佛学专著。 牟子原是儒生,博览经传,也读神仙家之书,但认为虚诞不可信,常以五经难之。东汉中平6年(189)灵帝死后,天下混乱,他与母避难交趾,26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