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这样一来,一种非常奇怪的复合人就出现了。在想象中,她最为重要,而实际上,她则完全无足轻重。从始至终她都遍布在诗歌之中,但她又几乎完全缺席于历史。在虚构的作品中,她主宰了国王和征服者的生活,而实际上,只要父母把戒指硬戴在她手上,她就是任何一个男孩的奴隶。在文学中,某些最有灵感、某些最为深刻的思想从她的唇间吐出,而在实际生活中,她却几乎不识字,几乎不会拼写,而且是她丈夫的财产。
  • 所谓什么都不屑,不过是自己设计的一场心理战术:明明想得到,一念贪痴,转念又以可有可无去平衡,便减低太重的得失心带来的包袱。穿上最薄的质料,才能轻身在寒道上向前跑;边走边想着万一得到了也是一种负担,最后自自然然想到不如顺其自然好了。
  • 是为了说给你听,让你不要害怕。
  • 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悦过自己,我猜想柴静做节目、写博客时,常是热泪盈眶的。得诚实地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是这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
  •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对社会只有奉献而不要求,不要求它变得更合理更进步,那是愚忠。不问收获,是不对的。反之,对社会只有要求而不奉献,那是狂妄与自私。
  • 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孔子

    年代:先秦

    国籍:中国

    发布孔子的妙语

    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详细

    孔子的作品:《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