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恐怕这世上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追逐着一个永远不会实现的理想,然后某一天,极其自然地,将这个"理想"阉割成了一个还说得过去的职业。以此谋生,并获得精神上的所有认同。我不是第一个这样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当然,当然,我们这样的人已经被人们称为幸运了。我懂得知足,因为反正,关于"理想"的痛苦是不合法的,是无病呻吟的,你张扬了,你表达了,你就活该去死。我必须时刻谨记,这世界上还有灾荒,还有战乱,还有艾滋,还有无数在因为不平等导致的困顿中,挣扎一生的人们—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那些批判你是"幸福"还是"不幸"的人们,都没什么想象力。
  • 人总是在适当时候应该要做的事却不愿意去做,反而在无可挽救的时候做了。
  • 经验丰富的领导们,长辈们都表示,在他们的一生中,从未遇到过像眼前的这代年轻人一样,自私,无礼和只会享乐。注意,这句话不是今天说的,而是在1911年,大西洋月刊上的一封信,102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认为,下一代的年轻人不如自己,可社会的发展证明,一代确比一代强。
  • “集中于一个目的,作种种快乐的变化。或说:许多种变化着的快乐都集中在一个目的上了。”
  • 我们都是第一次过自己的人生,所以会笨拙生疏,所以会觉得抱歉,所以有点小失误也是可以的!
  • 因为一个人也无法长安,自己对着自己 其实是俩人。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

    年代:先秦

    国籍:中国

    发布孔子的妙语

    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详细

    孔子的作品:《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