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人的心中是否也有两个相对的天空,一个是艳阳高挂的白昼——我们能够看清楚对方的一颦一笑,听到他的声音里蓄着的是喜是悲。我们能无误地辨认哪一张脸该配哪一个名字,我们知道谁是谁。如果对方把另一个天空翻转在我们面前,那么一切的存在都将变成不存在,除了黑暗还是黑暗。
  • 其实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 耶稣说:“不去评判别人,你自己就不会被批评。”但他没有说:“永远不要评判。”只不过每一次对别人品头论足时,也要准备接受别人的品头论足。耶稣还曾说过:“首先取出你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把眼中的木屑看得更清楚。”意思是,在评判他人之前,先评判自己。
  • 他们说你长的不够漂亮你就真的永远低着头吗?他们说你成绩不好你就停下来努力以为自己天资不够吗?他们说这是你绝对做不到的事情你就默默认同放弃坚持的梦想吗?他们是你的什么人?有什么权利决定你的未来?到底是为你好还是在背地里笑你愚蠢?别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请你活给自己看。
  • 好啊 走啊 到我们可以相爱的地方啊
  • 这浴火重生的凤凰,说来简单,其过程不知饱含多少教育者的心血与热情啊!我因此相信,天底下没有烧不热的炉子,没有办不起来的学校。只要有心。
  • 托尔斯泰和杜卡斯等人忘记情感是主观的,必客观化为意象,才可以传达出去。情趣和意象相契合混化,便是未传达以前的艺术,契合混化的恰当便是美。察觉到美寻常都伴着不沾实用的快感,但是这种快感是美的后效,并非美的本质。艺术的目的直接地在美,间接地在美所伴的快感。

    朱光潜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朱光潜的妙语

    简介: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1897年9月19日生。支持马克思主义,少时课读于孔城高小,考入桐城中学,毕业后任教于北乡大关小学。青年时期在桐...详细

    朱光潜的作品:《温和的修养》《无言之美》《谈修养》《与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