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 但愿她没忘了,她那千多年的功力,躲到什么地方去。也许它一早溜了出来,离开她的身子,在后山之巅,大石后面,提笔练习书写一个“情”字——一字熏神染骨,误尽苍生。
  • 无论什么时候,当你听到一件事情对自己太有利了,那你就绝对不要相信。
  • 每年会有一次,异常的低谷,改变先前的生活方式,没有办法做任何事情,坐在阳台上被太阳晒得睁不开眼,连觉得口渴也没法起身倒水的,失意
  •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一波音起,花飞花落,如歌如诉,那是二人瑶池初见,他足踏清风袖笼香,素衣轻羽,展颜一笑,桃花醉,忘人间,从此心与落英坠琼觞。 二波音叠,淡雅清新,宁静致远,朝夕相守,七年相伴,她始终安静的凝望他俯瞰千山的出尘背影,日复日,年复年,一言一语,点点滴滴在心头。 三波音转,苍凉浑厚,中正浩然,他的谆谆教导,仙恩点化,让她识礼乐、博见闻,从鬼魅缠身,到扬名仙剑大会,斗群魔,战群妖,御剑九天笑清秋。 四波音折,冰冷非常,梦幻空灵,犹若天籁仙音,极北之地,冰雪之巅,他牵着她的手,行走在这茫茫世上。白雪皑皑,情丝暗长,踏遍红尘共飞仙。
  • 我本以为时刻都准备着,到了离开的时候,可以毫无留恋地离开的。可是我的时间快到了,却还剩下了一个人,有着还没有解决的疑惑、眷恋、悲伤。这和四百年前似曾相识的奇妙的状况,让我感到害怕。
  • 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所以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不过是美的形象之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朱光潜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朱光潜的妙语

    简介: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1897年9月19日生。支持马克思主义,少时课读于孔城高小,考入桐城中学,毕业后任教于北乡大关小学。青年时期在桐...详细

    朱光潜的作品:《温和的修养》《无言之美》《谈修养》《与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