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I feel guilty having to put my name, sometimes, on the songs that I-I do write them, I compose them, I do the scoring, I do the lyrics, I do the melodies, but still, it's a ..it's a work of God.当我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我所作的歌曲前,有时,我会有一种罪恶感。我将它们写出,完成了节奏,歌词,旋律,但它们依旧是上帝的杰作。
  • 心心把头发往后一撩,露出她那尖尖的脸来,腮上也不知道是不是胭脂,一直红到鬓角里去。乌浓的笑眼,笑花溅到眼睛底下,凝成一个小酒涡。姚太太见她笑了,越发煞不住要笑。
  • 我的确是警察,但作为一个人我无法原谅他。
  • 如果我爱他人,我应该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使我能把他当作使用的对象。
  • 经验丰富的领导们,长辈们都表示,在他们的一生中,从未遇到过像眼前的这代年轻人一样,自私,无礼和只会享乐。注意,这句话不是今天说的,而是在1911年,大西洋月刊上的一封信,102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认为,下一代的年轻人不如自己,可社会的发展证明,一代确比一代强。
  • 如果因为自己的心情不好,活就不好好干,或因为事小而不为,那也许直到今日,我还会在最初的岗位上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从这一点来说,命运的改变与机遇的获得,是从一件又一件小事开始的。
  •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是一个极普通的经验。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苦”。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朱光潜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朱光潜的妙语

    简介: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1897年9月19日生。支持马克思主义,少时课读于孔城高小,考入桐城中学,毕业后任教于北乡大关小学。青年时期在桐...详细

    朱光潜的作品:《温和的修养》《无言之美》《谈修养》《与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