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别说公开发言,朋友间过于慎言,迹近官腔的交谈,即由虚伪主导,语言无味之余并不能达到有效率的交流。所以,退一万步想,有时宁愿多些听到老友的失言(或往往是真言)。我永世不能忘记的是我一生的知己在酒醉后把我大骂一场,激动处更用球鞋掷过来。礼貌上他是失礼,但我当场哭将起来,知道他对我的关心与痛心肉紧若此,胜过平常饭局上评谈时事娱圈是非之交友正确。从此我每吃一颗安眠药都想起他酒后失仪对我的贡献。可见,失掉大言,得回真相,于人情与世局都有益无害。
  • 但愿她没忘了,她那千多年的功力,躲到什么地方去。也许它一早溜了出来,离开她的身子,在后山之巅,大石后面,提笔练习书写一个“情”字——一字熏神染骨,误尽苍生。
  • 他们把迎风摇摆的枝桠都剪断了,我听不到微风拂过树梢的轻柔声响。
  • “当人物面临突如其来的幸福和意想不到的困境时,对人物的任何心理分析都会局限人物真实的内心,因为内心在丰富的时候是无法表达的。当心理描写不能在内心丰富的时候出来滔滔不绝地发言,它在内心清闲时的言论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 不知为什么,和他来往,时时刻刻都像离。总觉得不长久,就要分手了。
  • 一个人可以不用长得太好看,懂太多事,明白哪只手夹雪茄更迷人,对所有红酒的年份倒背如流,但你得有自己的气场,这很重要。
  • 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汪曾祺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汪曾祺的妙语

    简介: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还写了他的父亲,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其散文《端午的鸭蛋》和《胡同文...详细

    汪曾祺的作品:《彩云聚散》《宋朝人的吃喝》《汪曾祺谈吃》《家常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