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我没有写历史的志愿,也没有资格评论史家应持何种态度,可是私下里总希望他们多说点不相干的话。现实这样东西是没有系统的,像七八个话匣子同时开唱,各唱各的,打成一片混沌。在那不可解的喧嚣中偶然也有清澄的,使人心酸眼亮的一刹那,听得出音乐的调子,但立刻又被重重黑暗拥上来,淹没了那点了解。画家。文人。作曲家将零星的。凑巧发现的和谐联系起来,造成艺术上的完整性。历史如果过于注重艺术上的完整性,便成为小说了。像威尔斯的《历史大纲》,所以不能路于正史之列,便是因为它太合理化了一点,自始至终记述的是小我与大我的斗争。
  • 儿时他有过一种盲目的宗教信仰。他想凡事做好,却不是指望奖赏或惧怕惩罚,而是出于直觉遵循上帝创立的美丽秩序,在这个秩序里任何恶的突袭既是罪过更是一种不和谐。不过,童年时他对上帝的想法里狡黠地混入了关于永恒的念头。有时候,他比平常醒得早了一些,整幢房子清晨的静默里,床上的他会被对永恒的恐惧击中,那是对无限时间的恐惧。
  • 爱情像是块上发条的手表,新的闪闪发光的时候,总是很准时,岁月流逝如果忘了上发条,手表就会出现问题停止转动,那个男子,就算时间再怎样流逝,也不会停止上发条的。
  • 那支折断的花耷拉在班的拳头上,建筑物的飞檐和门面再次从左到右平稳地滑到后面去,这时,班的蓝色的眼睛又是茫然与安详的了:电杆、树木、窗子、门廊和招牌,每样东西又都是井井有条的了。
  • 夜神不可能总是伴随着我们,但我们能伪造黑夜。
  • 如果热血,没洒对地方就会变成鸡血;如果奉旨,演过了头就会被千夫所指。
  • 然而他却仍然羡慕世人,他越是变得与世人相似,他就愈加羡慕他们。他尤其羡慕常人具足而他所缺少的那一点:世人对自己的生活所持的那种重大感,他们深刻的欢乐与忧伤,以及那种永恒推动他们去爱的力量所带给他们的焦虑而甜美的幸福。

    赫尔曼·黑塞

    国籍:德国

    发布赫尔曼·黑塞的妙语

    简介: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行》、《玻璃球游戏》等。 黑塞被雨果·巴尔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详细

    赫尔曼·黑塞的作品:《园圃之乐》《黑塞诗选》《生命之歌》《彼得·卡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