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当孤单已经变成一种习惯 当孤单已经变成一种习惯 习惯到我已经不再去想该怎么办 习惯到我已经不再去想该怎么办 就算心烦意乱 就算没有人作伴 就算心烦意乱 就算没有人作伴
  • 一九七七年那个初秋,他被我们逐出了红楼,在他临行前整理行李的那个夜晚,她爱上了他。也许还要早些,她以心相许是在那个恶暑的午后,在排练厅使人走形的镜子前,在一群男子说一个年轻女子“馊、臭”的当口,在他们不肯哪怕触摸一下她的关头,他以他的善良背叛了他们,背叛了集体,给了她那一记触摸,坚实地把一只满是热汗的手掌搭在她身上。小嫚流着泪想,那是多么勇敢的背叛。她第一次为他流泪的日子,是他默默离开红楼,跟谁也没告别的早上。他死后她还用得着流泪吗?
  •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我不希望我的感情掺杂这么多复杂的东西,更不想成为别人扶摇直上的阶梯。
  •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 仰望星空,俯视地下,我发现那种“地上死去一个人,天上就丢星”的说法,是多么自作多情。 天空的星远比地上的人要多,就是全地球上的人都死了,星空依然光芒万丈。
  • 有时,很傻地暗示自己,去走同样的路,买一模一样的花,听熟悉的声音,遥望那扇窗,想象小小的灯还亮着,一衣一衫装扮自己,以为这样便可以回到那已逝去的世界,至少至少,闭上眼,感觉自己真的在缤纷之中。
  • 毫无疑问,在旧制度下,最凄惨,最没有保障的、最令人同情的,就是底层民众。记得读到过一名学者的文章,描述他所见到的一些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底层民众,他们居住的房屋形式,与他参观的几千年前的早期人类住宅,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他因此而感叹,从建筑文明的发展史来看,历史进步都发生在王公贵族的一端。而底层民众在建筑史上,处于零历史的状态,他们是最需要同情的。

    林达

    国籍:美国

    发布林达的妙语

    简介:林达,是一对美籍华人作家夫妇合用的笔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笔(网)名。夫为丁鸿富,妻为李晓琳。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曾在黑龙江省插队。1991年移居美国。 林达的书,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被誉为是介绍美国最好的作者之一。同时,林达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设专栏,不仅有时事评论,还有散文和特稿。林达的文字朴实自然,富有洞见,写作...详细

    林达的作品:《历史在你我身边》《像自由一样美丽》《我也有一个梦想》《如彗星划过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