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死ぬほど考えること、それが后悔しないたった一つのやり方。拼命地思考,是将来不会后悔的唯一方法。
  • 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 不偏爱,懂节制,方得长久。
  • 不能为了不重要的东西而失去重要的东西。
  • 我感觉我的心越来越容不下感情,在这方面我好像会过敏。或者说,是脆弱。我有个朋友,他为前女友买了很多东西,分手后觉得不值,于是想要回来。甚至不断骚扰对方恐吓对方。那一瞬间,我甚至感到遇人不淑。我从未想过两个相爱过的人竟能分裂至此,两座因为爱情连接起来的孤岛竟会在某一天分崩离析后容不下彼此的存在。这太恐怖了。 当我们在谈论爱情得时候,我们到底在谈什么?
  • 青年们常欢喜把社会一切毛病归咎于站在台上的人们,其实在台上的人们也还是受过同样的教育,经过同样的青年阶段,他们也曾同样地埋怨过前一辈子人。由此类推,到我们这一辈子青年们上台时,很可能地仍为下一辈子青年们不满。今日有理想的青年到明日往往变成屈服于事实而抛弃理想的堕落者。章宗祥领导过留日青年,打过媚敌辱国的蔡钧,而这位章宗祥后来做了外交部长,签订了二十一条卖国条约。汪精卫投过炸弹,坐过牢,做过几十年的革命工作,而这位汪精卫现在做了敌人的傀儡,汉奸的领袖。许多青年们虽然没有走到这个极端,但投身社会之后,投降于恶势力的实比比皆是。这是一个很可伤心的现象。社会变来变去,而组成社会的人变相没有变质,社会就不会彻底地变好。
  • 与其说诗歌是艺术的一种形式,不如说艺术是诗歌常常借用的一种形式

    约瑟夫·布罗茨基

    国籍:美国

    发布约瑟夫·布罗茨基的妙语

    简介:俄裔美国诗人,散文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40年生于列宁格勒。15岁即辍学谋生,打过许多杂工,很早开始写诗。发表在苏联地下刊物上,1964年受当局审讯,被定为“社会寄生虫”,判刑5年,后来当局迫于舆论压力,在其服刑18个月后予以释放,1972年被放逐后移居美国,起初8年在密歇根大学任驻校诗人,后在其他大学任访问教授,1977年加入美国籍,1987年因其哀婉动人的抒情诗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英...详细

    约瑟夫·布罗茨基的作品:《文明的孩子》《小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