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注释

⑴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⑵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⑶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⑷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⑸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 暂无评论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年代:隋唐五代

国籍:中国

发布李益的妙语

简介:李益(748-827),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宪宗时官秘书少监,终礼部尚书。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 李益祖籍陇西狄道,后迁居河南洛阳。生于天宝八载(748),卒于文宗大和初年,享年八十余岁,是唐代最长寿的诗人之一。 《唐才子传》:大历四年齐映榜进士。这一年(769)科举有长安和洛阳两个考点,齐映为此年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