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

(收录2个妙语)

《静静的顿河》

作者:肖洛霍夫

喜欢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时期最著名的作家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的代表作,它生动地描写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

《静静的顿河》通过对居住在顿河边麦列霍夫一家命运变迁的描写,揭示了战争给哥萨克人带来的巨大冲击及他们在这一系列社会变动中社会和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小说结构宏大,内容丰富,意蕴深邃,既展现了广阔而深厚的历史内容,有着史诗的沧桑与厚重,也入木三分地揭示了人性与爱情的深刻内涵,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开始构思于一九二六年,经过十四年时间完成,四卷本分别于一九二八、一九二九、一九三三、一九四零年出版。该作品和小说主人公在苏联引起多次争论。第一卷在一九二八年面世后,很快便完成第二及第三卷,但随即就被不少苏联文艺评论家批判,作者甚至被指为是“异见分子”、“布尔乔亚的同路人”,宣扬“富农思想”。但由于它在苏联文学史上,别开生面地反映了广阔的历史画面,生动真实地表现了哥萨克民族在一九一二至一九二二年的动荡岁月中的历史,这部小说仍然获得了广泛的声誉,并于一九四一年获得斯大林奖金。这部长篇巨制以俄国顿河地区哥萨克多彩多姿的生活为背景,极富乡土色彩。

《静静的顿河》纠错或补充

肖洛霍夫

国籍:俄罗斯

发布肖洛霍夫的妙语

简介:米哈依尔·肖洛霍夫(Михаил А Шолохов 1905-1984),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苏联著名作家,曾获得列宁勋章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当选苏共中央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科学院院士、苏联作家协会理事。1965年他的作品《静静的顿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二十年代末,我国新文学奠基人鲁迅首先注意到肖洛霍夫的作品。1931年《静静的顿河》中译本...详细

肖洛霍夫的作品:《静静的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