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个妙语)
奈波尔未曾明言《大河湾》发生于何处。不过,读者不用怎么推想,就知道这则一九六三年至七三年的故事是刚果(萨伊)的历史;位于大河湾道岸上无名的城镇也可断定是刚果东北部的省府基桑加尼(Kisangani)。
《大河湾》写的,就是刚果那段内战频仍、人民流离失所的历史。
二次大战结束后,欧洲人纷纷自殖民地撤退,非洲国家也一个个独立起来,迈向现代世界。然而急遽的变革带给非洲人民的只是茫然、不安和骚动,抗争四起,到处都是流血叛变。
东海岸发生大规模血腥屠杀之后,「新世代的非洲」终于来临了。是的,殖民政府走了,此时掌权的总统是头戴豹皮非洲酋长帽,手里握著权杖的军人。他用尽心力巩固他神般的地位,在这个大河转弯处的国家里,大大小小的建筑物,学校,商铺,旅馆,大汉堡店,都挂著他伟大的照片,接受全民的敬仰。他用「公民同志」称呼人民,表示平等,却又建立「国家园区」,让少数人特享欧洲文明。
故事主人翁沙林,在此做生意,过著挺不错的生活,嗜好是到希腊俱乐部打回力球。我想他就是奈波尔的化身吧,这个敏感略带忧郁的人,敏锐地观看修斯曼神父的牺牲,费迪南的被教育,英达尔的挣扎,马赫许的人生哲学‧‧‧这一切因历史、文化、种族交错发生在大河湾的动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