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的香港笔记

《龙应台的香港笔记》

作者:龙应台

喜欢

这一刻,龙应台彷彿五十多年前流亡南下的读书人,香港彷彿亮着风灯的客栈:一壁炉火,半盏冷酒,一顿粗饭,一床久违的温暖,静夜里偶尔传来的几声咳嗽,撩起的也许是江南故人多病的惦挂;天亮后几个顽童喧闹的争吵,联想的也许是台北权力走廊上打碎酒杯的喟叹。终于,她决定写一个《沙湾径25号》的专栏,每星期先写一篇,写惯了会写两篇:思考中的独白,山道上的启示,蓝海边的顿悟,讲堂里的叮咛。 ─ 董桥

根据龙应台在台湾、上海和新加坡的「纵火业绩」,若说她会在香港安静沈默地度过两年,谁都不会相信,但令香港读者大开眼界的是,龙应台採取了一种「实在」的态度来对待香港。她不只在抽象理念或宏观回顾上打转,几乎每篇文章都是针对香港独特而重要的公共议题提出批判或建言。龙应台敏锐地关注到香港人的许多关注,却没有忽略香港人的许多忽略,连珠砲发,不知道是贪玩抑或认真,她在香港的牆上铭写了大大的「到此一游」四字,字体之深刻,令谁都无法假装看不见。

龙应台向香港人示范了外来学者可以、应该、如何以「知识批判」介入本土社会。 ─ 马家辉

《龙应台的香港笔记》纠错或补充

龙应台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龙应台的妙语

简介: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女,台湾高雄人,祖籍湖南衡山县,作家、社会评论家、思想家。曾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任台湾中央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台北市文化局长等。龙应台多次在不同场合指出“民主制度”的优点,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与争议。 父亲龙槐生为国民党军官,母亲应美君,浙江淳安人。因父亲姓龙,母亲姓应,生于台湾,得名龙应台。 龙应台1952年生于台湾,自小在台湾苗栗苑里长大,197...详细

龙应台的作品:《龙应台的香港笔记》《女子与小人》《我的不安》《这个动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