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 王阳明《传习录》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说闲话。 —— 王阳明《传习录》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 王阳明《传习录》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 —— 王阳明《传习录》
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 王阳明《传习录》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 王阳明《传习录》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 王阳明《传习录》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 王阳明《传习录》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 王阳明《传习录》
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 王阳明《传习录》
作者:王阳明
喜欢1
简介:《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详细
(收录14个妙语)
发布《传习录》的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