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图画富有兴味,而拙于技术。因此儿童描绘物象,往往不真实,甚至错误。西方的教育论认为这是符合生物进化论的,因该听他们按照本能而作画,不可加以干涉。这是错误的图画教育论……” ——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我只是看看那堆灰烬,想在没有区别的微尘中认识各个字的死骸,找出那一点是春字的灰,那一点是蚕字的灰。又想像它明天朝晨被此地的仆人扫除出去,不知结果如何:倘然散入风中,不知它将分飞何处?春字的灰飞入谁家,蚕字的灰飞入谁家?。倘然混入泥土中,不知它将滋养那几株植物?。都是渺茫不可知的千古的大疑问了。 ——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我的生活全部沉浸在“时间”的急流中,跟了它流下去,没有抬起头来望望这急流的前后的光景的能力。 ——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作者:丰子恺
喜欢2
简介:丰子恺十七岁离开故乡石门湾,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图画、音乐和写作。二十四岁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春晖中学任教时开始写散文随笔。二十七岁起,在全国报刊上发表的散文日渐增多。三十三岁开始出版《缘缘堂随笔》,此后数十年,相继出版了"再笔"、"随笔集"、"集外遗文"等等。"缘缘堂随笔",几乎已成为丰子恺随笔的通称。 丰子恺的...详细
(收录3个妙语)
发布《缘缘堂随笔》的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