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因为人在沮丧中时,拿不起笔,凝不拢神,百无聊赖,都嫌烦,嫌多余--可见文学作品都是成于“沮丧”还未来到时,或者“沮丧”业已过去时。 —— 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所谓美人,是以他或她的笑来作终极评价的,美的人笑时将自己的魅力臻于顶点,这是真美人。反之,平时之美,一笑反而不美,这就不是真美人,这个“美中不足”太大,太严重,致命,否定了他或她的原有的功能和价值。 —— 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生活不由人,帝王将相也都是生活的奴才。 —— 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多少严闭的门,无风而自开,搏动的心,都是带血的。 —— 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绝望使人明智,大概总是这么回事。 —— 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大家拿起酒杯,不知为什么而干杯,也都干了。 —— 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禅宗与其他哲学一样是“矫情”,是“执拗”,是与生命憋气。 —— 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美不能上天平,有度量衡的地方没有美。 —— 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生命是宇宙意志的忤逆,去其忤逆性,生命就不成其为生命。因此要生命徇从宇宙意志,附丽于宇宙意志,那是绝望的。 —— 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沮丧的定义是这样:“正当看穿这世界的矫饰而世界因此属于他的时候,他摇头,他回绝了。” —— 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禅宗是个人主义的极致。 —— 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也许旧俄罗斯有“沮丧者”,例如列夫•托尔斯泰——他从小就有凡事追根的病,据自供:躺在沙发上,嚼巧克力,读英国小说,便能治好他的沮丧(在年轻时)。或者,清晨走到野地里,看草尖上映着朝阳闪烁的露珠,也能治好他的沮丧(在年迈时)。他坦率,他无畏,他有许许多多话就是缄口不说,没有写出来的日记比写出来的要多得多。这便是我所知的列夫•托尔斯泰。在伟大的人的面前,我们都好像是受骗者。 —— 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木心的妙语
简介:木心 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陈丹青的导师。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曾出版多部著作。 1927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生,浙江乌镇东栅人,据称,木心与作家茅盾(沈雁冰)两家有较远的姻亲关系。木心先生的大甥婿郑儒针是香港银行前行长——郑铁如先生的长子,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谢仁冰先生的...详细
木心的作品:《木心谈木心》、《木心作品八种》、《西班牙三棵树》、《巴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