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著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彷佛亡国遭劫的事,反而给中国人发挥“两间正气”的机会,增高价值,即在此一举,应该一任其至,不足忧悲似的。自然,此上也无可为,因为我们已经借死人获得最上的光荣了。沪汉烈士的追悼会中,活的人们在一块很可景仰的高大的木主下互相打骂,也就是和我们的先辈走着同一的路。
  • 女人非常世俗,她跟尘世连结在一起。在世界上所有的神话学里,她都代表尘世。女人给男人根,来进入尘世,否则,如果没有女人,他就没有尘世、没有根,只是悬在空中。
  •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 中过毒,幸未死,从此心有无私天地宽。
  • 他为他澎湃的激情所感动,问他为什么要掺和到这破事里,他妈的,你为什么想死,那外乡人不带一丝羞耻地回答说,为祖国而死是至上的荣耀,阁下,而他带着怜悯的微笑回应他,别傻了,孩子,祖国就是活着。
  • “只有一件东西是肯定要到的,上校,那就是死神。”
  • 我突然发现逃跑的意义,它使惩罚变得遥远,同时又延伸了快乐。

    余华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余华的妙语

    简介:余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他是目前在国际文坛声望最高的中国作家之一,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 ...详细

    余华的作品:《世事如烟》《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