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在他的给予中,他丰富了他人;通过提高自己生命感,他也提高了别人的生命感。他并不是为了得到才给予;给予自身就是一种异常的愉悦。但是在他的给予中,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醒某些东西,而这些被唤醒的东西则返回到他自己身上;在真正的给予中,他禁不住会接受从对方身上返还的东西。
  • 假如我的生命不结出善美的果子,谁赞美我都没有意义。假如我的生命多结出美善的果子,谁批评我也没有意义。
  • 我生命中的温暖就那么多,全部给了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微笑。
  • 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
  • “虚惊一场”这四个字是人世间最好的成语,比起什么兴高采烈,五彩缤纷,一帆风顺都要美好百倍。你可懂什么叫失去。
  • 不,这不是将某个遥远的事物理想化让一个过去的瞬间这样复生,因为它丝毫没有隐瞒那个瞬间及其环境的不堪,你听见钟声的那个定格瞬间没有任何珍贵或可爱之处,像一块琥珀里的昆虫。当你全神贯注,闭合其余感官的闸门,把生命完全装进听觉(当时现在都是无用的),印象的清晰引发回想迟到的魅惑,让它的形象比现实更美更有意义。由此你想到,个体存在的重要性和价值并不来自汇集其中的重大或幸福事件,而是来自曾经忠实地活过,无论多么卑微或不幸。
  • "集体自决”实施之际,曾在赤松嘉次大尉属下任中队长的富野稔少尉后来出任自卫队一佐,曾野氏前往他所就职的处所进行了以下谈话,这段谈话内容后来居于曾野氏那本书的核心位置:

    不如说,我所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以那般为国捐躯的美好心灵赴死的那些人的事迹,为什么到了战后,却被说成是在命令之下受到了强制?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说法来亲自玷污慨然赴死的清纯之心呢(亲自之用语,原样引用自于原文)?我无法理解这种说法。

    "我相信,唯有说出这种话的人,才是在玷污人类。"我用这句话语结束了自己的证言。

    大江健三郎

    年代:近现代

    国籍:日本

    发布大江健三郎的妙语

    简介:大江健三郎(おおえ けんざぶろう)(1935~ )日本小说家,大江健三郎出生于日本四国岛的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1959年3月,大江健三郎完成学业,从东京大学法文专业毕业,著有《广岛札记》(1965年)、《作为同时代的人》(1973年)和《小说方法》(1978年)等作品和文论。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大江健三郎(日本语:大江 健三郎/おおえ けんざぶろうŌe Kenzaburō?,1935年...详细

    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定义集》《冲绳札记》《在自己的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