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不进则退 不喜则忧 不得则亡 此世人之常
  • 我并不愿自拟为天才(实在天才要比平常人可怜得多),但觉得一个人如幸而逢到一个倾心相交的友人,这友人实在比全世界可贵得多……如果我有希望,那么我希望我们不死在同一空间,只死在同一时间。
  • 这位著名的流亡者却住在凋敝的格罗特社区一家四等旅馆里,混迹于亚洲移民和妓女中间,独自一人在穷人的小餐馆用餐。他傍晚时分在老城阴郁的墙和丛生的黄色风铃草间散步。……在卡尔维诺塑像前发呆,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也曾跟着他一步一步登上石阶,被茉莉花浓烈的想起呛的几乎窒息,只为了在博地弗广场的最高处观赏夏日漫长的日落。一天晚上,……他淋着秋天的第一场雨,既没穿大衣也没带伞,为了听鲁宾斯坦的音乐会跟学生们一起排队。
  • 在黑白里温柔的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 怀孕的苦楚算不得什么,不过九个多月,生产时的苦痛也不算什么,这些都会过去,唯一无法消弭的是恐惧——做母亲的恐惧失去她的孩子。
  • “以后要多注意: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随和。坚持真理原是一件艰巨的斗争,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还有是耐性。万万不能动火,令人误会。” ——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态度谦恭,虚怀若谷!
  •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比如裸体女子的照片常不免容易刺激性欲,而裸体雕像如《密罗斯爱神》,裸体画像如法国安格尔的《汲泉女》,都只能令人肃然起敬。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是因为照片太逼肖自然,容易像实物一样引起人的实用的态度;雕刻和图画都带有若干形式化和理想化,都有几分不自然,所以不易被人误认为实际人生中的一片段。

    朱光潜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朱光潜的妙语

    简介: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1897年9月19日生。支持马克思主义,少时课读于孔城高小,考入桐城中学,毕业后任教于北乡大关小学。青年时期在桐...详细

    朱光潜的作品:《温和的修养》《无言之美》《谈修养》《与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