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人类中大多数群体,并不是那么自私,大概在30岁以后,他们几乎完全放弃了作为个体的感觉——他们主要是为其他人活着,并且在劳作之中慢慢地萎顿下去,但是,也有少数天赋高,意志强的,他们决意要过自己的生活,作家就属于这种人。
  • 他回:“他平时不是一个坏人。” 我有点不解:“你怎么知道他坏不坏?我采访了半天,我都不敢下结论。” “姐,”宋写,“我问你,你采访的时候,发现他伤害过什么没有?” “那倒没有,他妈说,他喜欢动物,不许她妈教训狗,狗死了难过了很久,如果看到家里杀活鱼,他害怕,这顿饭就躲开不吃了。这些信息我们节目都没用,不知道真不真实,你相信么?” 他没回答相信不相信,直接答:“他会觉得动物很可怜,是因为动物不会伤害他。” 我说:“一个有同情心的人会去杀人吗?” 短信断断续续,过一会儿才来:“他逃避责任或者害怕吧,不成熟,不知道怎么向家里交代。也不知道以后这个事会给他带来多少累赘,怕承担
  •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 不能被情绪性的东西所迷惑,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当一个人的妄念在内心里扎根之后,就会因为虚荣、犹豫不决、能力不足而得到浇灌,而且会越涨越大。
  • 云游,其实没看过什么山、什么水,心却逐渐转老。
  • 永生之人,需要别人提醒,才想起世界的美。
  • 钱武肃王目不知书,然其寄夫人书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王士祯

    年代:清朝

    国籍:中国

    发布王士祯的妙语

    简介:王士祯(1634—1711),原名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汉族,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余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李攀龙)...详细

    王士祯的作品:《香祖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