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令人吃惊的是,爱情的拒绝通常是形成在道德的语言中,对与错的语言中,善与恶的语言中。似乎拒绝或不拒绝,爱或不爱,是自然而然地属于伦理学的分支。 爱的结束是两种从根本上说都是自私的力量的冲突。 康德理论的实质在于,道德只存在于行为实施的动机中。
  • 没有回应的爱情也许痛苦难耐,但却是一种安全的痛苦,因为它只会伤及本人而无害与他人,是自我导致的个人痛苦,甘苦交织。但是爱情一旦得到回应,那么人们就必须准备放弃仅仅是被动地受到伤害,而承担起去伤害自己的责任。
  • 死亡将我们带到一个离生与死的隐形边界如此接近的地方,以至于我们不在知道我们在哪边,生变成了死,仿佛死一直拥有此生,毫于预警的死,也就是说,生命停止了。而生命可能在任何时候停止。
  • 我且为君追槌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
  • 到了壮年中年,想一想,少年青年时期非常羡慕的那个壮年中年人,是否就是目前的自己——是,那很好。否,那恐怕是来不及了。 到了老年残年,“否”了者不必想,“是”的者再想一想,壮年中年时期非常羡慕的那个老年人残年人,是否就是目前的自己——是,那很好。否,那就怎么也来不及了。 而对于两度“是”者,还得谨防死前的一刻丧失节操。
  • 比麻木更深一层的,就是淡然,对于死亡的淡然。
  • 轻烟薄雾斜阳下,曾泛扁舟小筑来。西泠桥树色,真使人可念,桥亦自有古色。近闻且改筑,当无复旧观矣。对此怅然。

    张岱

    年代:明朝

    国籍:中国

    发布张岱的妙语

    简介: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张岱自称: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详细

    张岱的作品:《西湖梦寻》《陶庵梦忆》《夜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