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一朵白云低低滑过枯黄的草原,停停走走,走走停停。我只是想听听他们在说什么。他们什么都没有说,但是我却听得好高兴。
  • 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开始我们的人生了。 很奇妙吧?吞感冒药前多少会先看一下服药需知、搭火车前多少会先看一眼时刻表的我们,会这么莽撞地就开始"活"了。我们哭了,才知道这就是伤心;我们跌倒,才知道这就是痛;我们爱了,才知道这就是爱。
  • 我们爱美,但我们有度;我们尊重智慧,但绝不迷恋于此;我们追求财富,但我们只会尽可能地利用它,而不以此炫耀。在雅典,贫穷不可耻,可耻的是不为脱离贫穷而努力。
  • 所有这些当红人物都只能领一时之风骚,他们的照片和缔造的纪录维持不到一天,之后也就乏人问津,因为新的流行随即接踵而至。抱着这种有点言过其实而无知的乐观主义,一个宣称战争、灾祸、死亡和痛苦都是愚蠢事物的人,可以徒托空言,却一点也不打算付出任何关心或面对问题。而这种依照美国模式酝酿出来的过度膨胀的乐观主义,也将会激起同样过于激烈的反弹,就是招来倍加严厉的批评,使对立恶化,造成人们对时尚主义与插画图片所反映的绚丽儿童世界,怀着厌憎的排斥。
  • 洞见是一种无思想的状态,它是思想过程中的一个空隙、一个间隔,在那个空隙里面就是瞥见、就是真理。
  • 而青淮却早已在内蒙古,骑在如梦一般广袤的草原上,沿着血红的夕阳下绸缎一般飘向远方的无名溪流深入大地的怀抱,像以梦为马的孩子,枕着流淌的璀璨星河陷入沉睡。 我带着被戏弄的愤怒,看着急于躲雨的行人们慌张并且狼狈地奔跑着,车轮也毫不留情地溅起一滩滩泥泞的雨水,像奔命的蠢牛一般横冲直撞。我感觉仿佛正在旁观一出布景拙劣而情节荒诞的哑剧。而我自身,或者说我们自身,以及所有自以为清醒而明智并足够冷漠的旁观者,在这个令人失望的世界里面难道又能摆脱作为一个渺小丑角的宿命? 青春的意义决不在于这炼狱般的高三,却一定需要这炼狱般的高三来锻造并借此加以最深刻的阐释。如同一把最锋利的剑,唯有最滚烫的炉温和最惨烈的淬火才能铸就。
  • 或许在我们的生活最成问题的时候我们才最容易接受美的事物。我们最消沉的时刻反而为建筑和艺术提供了最佳的入口,因为正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对理想品质的渴望才最为强烈。

    阿兰·德波顿

    国籍:英国

    发布阿兰·德波顿的妙语

    简介: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爱上浪漫》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哲学的慰藉》等。他通晓英、法、德、西班牙数种语言,深得欧洲人文传统之精髓他喜欢普鲁斯特、蒙田、苏格拉底,同样喜欢旅游、购物和谈情说爱。他左手小说,右手散文,在文学、艺术、哲学、评论中自由进退、恣意穿插他的小说思想丰瞻、才情纵横;他的散文和评...详细

    阿兰·德波顿的作品:《新闻的骚动》《机场里的小旅行》《工作颂歌》《幸福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