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似乎能够赋予词以意义。”——这不就好像我说“苯中的碳原子似乎处于六角形的各个角上”吗?然而,这并不是某种似乎如此的东西;它是一幅图画。我们的语言最初描述的是一幅图画。这幅图画有什么用处,怎样使用它,这仍然是不清楚的。然而,清楚的是,如果我们想理解我们的话语的意思,那就必须研究这幅图画。不过,这幅图画似乎为我们免除了这项工作:它已经指出一种特定的用法。它就是这样以此愚弄我们的。
  • 划一条不鲜明的界线,那其实就是根本没划出界限。人们在这里想的大概是: 我说 “我把这个人锁在了屋子里——只有一扇门还敞开着”。那我等于根本没有把它锁起来。
  • 语言中的单词是对对象的命名——语句就是这些名称的组合。——在语言的这一图画中,我们找到了下面这种观念的根源:每个同都有一个意义。这一意义与该词相关联。同所代表的乃是对象。
  • 高等动物的进化和人的进化以及处于某个特殊层次上的意识的觉醒。这幅图画大致是这样:尽管到处都充满以太的振动,世界仍然是黑暗的。但有一天,人类睁开了那双张望着的眼睛,世界就变得明亮起来。
  • 在使用语言的实践中,一方喊出这些词,另一方则根据这些词而行动。在教导这种语言时将发生下面这一过程:学习者给出对象的名字,也就是说,当教师指着这块石料时他便说出这个词。——还有下面这种更简单的练习:学生跟着教师重复这些词——这两种过程都类似于语言的过程。
  • 维特根斯坦

    国籍:英国

    发布维特根斯坦的妙语

    简介: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香港及台湾译作维根斯坦)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于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铁工业巨头,母亲莱奥波迪内,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银行家的女儿。路德维希在八个子女中排行最小,有...详细

    维特根斯坦的作品:《战时笔记》《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笔记》《维特根斯坦论伦理学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