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形象属物而却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

—— 朱光潜无言之美

小瓶盖 发布于: 2016-03-19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只因为某人不如你所愿爱你,并不意味着你不被别人所爱。”
  • 自你离开以后,从此就丢掉了笑颜。等待,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听候鸟南归,看春花烂漫。路漫长,却依然望不到心中那抹湛蓝。一望无垠的天际,呈现灰蒙蒙一片,荒凉了心里所有的期许和祈盼!
  • 思想是一种能量,它能够透过欲望而移到外在世界的客体。它能够变成一个枷锁。如果思想跟欲望结合在一起,它就变成了枷锁;如果思想没有跟欲望结合在一起,如果思想能够免于欲望,那么思想就能够被当成一个工具而达到最终的解放。
  • 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人们头脑中偏见的根源,往往是来自于无知,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 人生在世可不是这样的,只要帮上一次,就会两次,三次,继续求人帮忙,这才是人生在世。还有,有机会报答的日子,是不会有的。人生,可没有足够让人懂事的、那么漫长的时间。帮一下忙,并没能改善什么,最终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糟糕的事情变得更糟。 我本以为时刻都准备着,到了离开的时候,可以毫无留恋地离开的。可是我的时间快到了,却还剩下了一个人,有着还没有解决的疑惑、眷恋、悲伤。这和四百年前似曾相识的奇妙的状况,让我感到害怕。我本相信死亡是结束,是消失,但是好像不是那样。难道是本以为已经永远消失的那个人,在经过了漫长岁月之后,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了吗?
  • 朱光潜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朱光潜的妙语

    简介: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1897年9月19日生。支持马克思主义,少时课读于孔城高小,考入桐城中学,毕业后任教于北乡大关小学。青年时期在桐...详细

    朱光潜的作品:《温和的修养》《无言之美》《谈修养》《与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