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美邂逅的那一刻,我们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就是一种握住它不放的渴望:将它占为己有,并使它成为自己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我们有一种迫切地表达的欲望:“我曾在这里,我看见了它,它对我很重要。”

—— 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愿如初 发布于: 2015-12-22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难道你的人生你的幸福,真的在于装出你没有的身份,花费你担负不起的金钱,浪费你宝贵的求学时光,去见识那个社会吗?
  • 这种尊敬主要来自于他们手下的一些文章,比如大兴安岭火灾后的《三色警告》、《西部大移民》等等。这些文章中的批判现实色彩和深藏其中的新闻人良知,深深地打动了我,也许正是这些文章,奠定了我今日做新闻人的严肃,虽然年龄和他们相差一些,但心灵该是相通的。
  • 诗当求真,阆仙推敲一事,须问其当时光景,是推便推,是敲便敲,奈何舍其真境而空摹一字,堕入做试帖行径。一句如此,其他诗不真可知,此贾诗所以不入上乘也。退之不能以此理告之,而谓敲字佳,误矣。我说窒碍,因为诗人有时单凭意境,未必真有这么一回事,所以要讲真假很不容易,我怕贾上人在驴背上的也就是这一种境界罢。
  • I love her against reason , against promise , against peace ,against hope , against happiness , against all discouragement that could be . Once for all . 我爱她是违背常理,是妨碍前程,是失去自制,是破灭希望, 是断送幸福,是注定要尝尽一切的沮丧和失望的。可是,一旦爱上了她,我再也不能不爱她。
  • 他看见杂志上的彩色,门廊下作为纪念品出售的泛黄明信片,这一切就仿佛是对他荒谬一生幻影般的回顾。在此之前,一直支撑他的是一个假象,那就是世界在变,习惯在变,风尚在变:一切都在变,唯独她不会变。但那个晚上,他第一次头脑清醒地看见生活如何在费尔明娜•达萨身上留下痕迹,又如何在他自己身上留下痕迹,而他却除了等待之外什么都没有做。他从未和别人说起过她,因为他知道无法在说出她的名字时,不让别人看出他嘴唇的苍白。
  • 如今我认识到这个世界是无限广阔的,希望与绝望,机遇与挑战并存,而这个世界属于有胆识、勇气去追求和探索的人。
  • 阿兰·德波顿

    国籍:英国

    发布阿兰·德波顿的妙语

    简介: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爱上浪漫》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哲学的慰藉》等。他通晓英、法、德、西班牙数种语言,深得欧洲人文传统之精髓他喜欢普鲁斯特、蒙田、苏格拉底,同样喜欢旅游、购物和谈情说爱。他左手小说,右手散文,在文学、艺术、哲学、评论中自由进退、恣意穿插他的小说思想丰瞻、才情纵横;他的散文和评...详细

    阿兰·德波顿的作品:《新闻的骚动》《机场里的小旅行》《工作颂歌》《幸福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