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我一直认为叶子是树的语言:松木善于针砭,相思则一树的梦句,爱自言自语。那么,我说这古树的薄叶乃哲人语,简且深。其实,生命到了这种程度,说什么都是多余,所以更多时候,树是无言。
  • 曾迫切想与一个人好好聊聊,不仅是寒暄,而是真正的交流,却发现共同的话题更换了无数遍,熟悉的人早已不再拥有曾经的情怀,我被无数个“哦”“好吧”打败。不合群只是表面的孤独,合群了才是内心的孤独
  • 一般人的艺术趣味大半是传统的,因袭的,他们对于艺术作品的反应,通常都沿着习惯养成的抵抗力最小的途径走。如果有一种艺术作品和他们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反应格格不入,那对于他们就是丑的。凡是新兴的艺术风格在初出世时都不免使人觉得丑,假古典派对于“哥特式”(gothic)艺术的厌恶,以及许多其他史例,都是明证。但是这种意义的“丑”起于观赏者的弱点,并非艺术本身的“丑”。
  • 可是除了你之外 再也没有别的身体能让我在环抱中感动 在记忆中仍然因为感动而涌动泪水 我愿意为回到家园再抱你一次而付出所有此刻其他的梦想 我愿意为能永远抱紧你的身体 轻抚你赤裸的小腹入梦 而背叛这世上一切冰凉的真理
  •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 一个女人,如果得不到异性的爱,就得不到同性的尊重。
  •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余光中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余光中的妙语

    简介:余光中,祖籍福建泉州市永春县,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2012年4月,84岁的...详细

    余光中的作品:《一无所有,却拥有一切》《藕神》《白玉苦瓜》《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