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荡荡的街,只有我,和那生了我的女人。 —— 龙应台《目送》
人对自然、对生命过度地暴虐、亵渎之后,他究竟还有什么依靠呢?如果勇敢领袖们的心里深埋着仇恨和野心的地雷,敏感的阿拉伯芥又救得了几个我们疼爱的孩子呢? —— 龙应台《目送》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 那么,有没有什么,是我二十岁前不相信,现在却信了呢? 相信与不相信之前,令人沉吟。 —— 龙应台《目送》
总是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风景,想不完的事情,问不完的问题,爱不完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忙,忙死了。 —— 龙应台《目送》
蔡琴的声音,有大河的深沉,黄昏的惆怅,又有宿醉难醒的缠绵。 —— 龙应台《目送》
九十三岁的眼睛和四岁,竟是同一双眼睛?灵魂里,还是那看《史记》的孩子,深情而忧郁的青年? —— 龙应台《目送》
奢侈,到底是一种被物质撑得过饱的漠视,还是把一切都看的都理所当然的无聊? —— 龙应台《目送》
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可以更寒冷。 —— 龙应台《目送》
不需要对生活太用力,心会带着我们去该去的地方 —— 龙应台《目送》
我想有一个家,家前有土,土上可种植丝瓜,丝瓜可沿竿而爬,迎光开出巨朵黄花,花谢结果,累累棚上。我就坐在那黄泥土地上,看丝瓜身上一粒粒突起的青色疙瘩,慢看… —— 龙应台《目送》
爱情能持久多半是因为两人有一种“互利”的基础。 —— 龙应台《目送》
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尘,以鬼魅的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 龙应台《目送》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龙应台的妙语
简介: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女,台湾高雄人,祖籍湖南衡山县,作家、社会评论家、思想家。曾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任台湾中央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台北市文化局长等。龙应台多次在不同场合指出“民主制度”的优点,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与争议。 父亲龙槐生为国民党军官,母亲应美君,浙江淳安人。因父亲姓龙,母亲姓应,生于台湾,得名龙应台。 龙应台1952年生于台湾,自小在台湾苗栗苑里长大,197...详细
龙应台的作品:《龙应台的香港笔记》、《女子与小人》、《我的不安》、《这个动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