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吧。 —— 龙应台《目送》
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段时光。 —— 龙应台《目送》
金门的美,怎么看都带着点无言的忧伤。一栋一栋颓倒的洋楼,屋顶垮了一半,残破的院落里柚子正满树摇香。如果你踩过破瓦进入客厅,就会看见断壁下压着水渍了的全家福照片,褪色了,苍白了,逝去了。一只野猫悄悄走过墙头,日影西斜。 —— 龙应台《目送》
当他垂垂老时,他可以回乡了,山河仍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乡里,已无故人。 —— 龙应台《目送》
怎么就知道,你活得比我长呢?时间才是最后的法官。 —— 龙应台《目送》
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行走,身上没有一个包袱,手里没有一张地图。 —— 龙应台《目送》
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 —— 龙应台《目送》
相机,原来不是那么重要,它不过是我心的批注,眼的旁白。 —— 龙应台《目送》
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心中渐渐有一分明白,如月光泻地。 —— 龙应台《目送》
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 龙应台《目送》
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我们会不会,像风中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 —— 龙应台《目送》
我坐在风暴中心,四周却一片寂静,这是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沙,以鬼魅的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 龙应台《目送》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龙应台的妙语
简介: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女,台湾高雄人,祖籍湖南衡山县,作家、社会评论家、思想家。曾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任台湾中央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台北市文化局长等。龙应台多次在不同场合指出“民主制度”的优点,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与争议。 父亲龙槐生为国民党军官,母亲应美君,浙江淳安人。因父亲姓龙,母亲姓应,生于台湾,得名龙应台。 龙应台1952年生于台湾,自小在台湾苗栗苑里长大,197...详细
龙应台的作品:《龙应台的香港笔记》、《女子与小人》、《我的不安》、《这个动荡的世界》